|
经典图书
用SW出工程图的感受
1,以前对SW的工程图没有足够认识,出工程图时总是把SW的工程图转为AUTOCAD图,又由于在标题栏,明细表以及零件序号处理方面,CAXA在此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就一直用CAXA来出工程图。感觉上比较愉快。
2,为保持三维和二维的联系,就不得不同时保存三种文件,即SW,CAD,CAXA三种文件,遇到修改,将文件都重复转换一下,以前所做的工作也大都可以用上,似乎集中使用了各种软件的优势。
3,不得不提及的是,目前设计领域已经进入到三维时代,三维设计对于修改来说是二维不能相比的,三维只修改参数而已,而二维的修改要在几个视图中改动,对反复的改动是无法招架的。因此尽管用几种软件转来转去,仍然感到是愉悦的。
4,也许受软件必有其长的误导,也许受单位标准化约束的限制,也许受SW工程图ISO模板初步印相的影响,一直没有考虑使用SW工程图。后来发现SW开始有中国标准的图框了,就试着改变一下,而这一来,收获是非常大的。
5,首先,装配图,零件图,工程图来源于一个数据库,一处参数改变,三处图的数据全变,真正全面接受了三维软件;第二,文件管理清晰了,减少其他软件形成的文件;此外,SW工程图和AUTOCAD的布局一样,每个工程图文件可以添加若干不同的图纸,这样人们就可以这样管理图纸——自上而下方式画装配图——使用零件方式画组件——用拆分组件方式生成零件。(同时也建议用零件添加零件方式生成组件,格式为零件格式)。于是,装配图由组件构成,组件由拆分件构成,拆分件的图纸保存在组件工程图的各个“布局”中。大大明晰了文件和管理。
6,SW工程图必须刮目相看:在图框的选择和比例设定方面;在生成断裂图,剖视图,局部图方面;在加注焊接符号,粗糙度符号,形位公差符号方面;在形成装饰线(中心线,螺纹线)方面;在公差数值选择和自定义方面;在标注数字的改写(影响和不影响参数改写数值,和数值前后加注符号,)方面等,一些功能是二维软件尚没有做到的。
7,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人们往往没有你的软件,而转换成JPG图片占用资源少,又谁都能读到的,还可以容易地制成PowerPoint幻灯片来形成交流方案。但AUTOCAD和CAXA转成JPG文件都要改变底色才行,让人烦恼,而SW工程图提供了非常便利条件。我试着转一张,看去比电脑做图时更清晰。
附件如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