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标题: 关于使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进行焊接装配体的有限元分析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18354523831    时间: 2014-10-18 08:08
标题: 关于使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进行焊接装配体的有限元分析问题
本人在使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进行焊接装配体
[attach]323353[/attach]时,有一些疑惑,求大神求解。
前提:装配体长宽为9700x2550mm,下面的两个纵梁(绿色的)为主要承力件,上面为横梁,最上面为面板,材料为Q235,结合处均为
[attach]323354[/attach]接。面板要放置30吨的货物,分析装配体的受力情况,是否可以符合安全要求。
疑惑1、固定面为纵梁下底面,外部载荷施加在面板上300000N,是否可行?
2、在【连接】设置上,本身已经存在零部件接触,且为全局接触(结合),是否还需要设置相触面组?这两个设置在应用上有什么区别?对于这种情况,在【连接】这个方面应该怎样设置才是最合理的?
3、在进行网格划分时,即使采用很细的网格和自动过渡设置,还是老是出现网格失败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样处理?对网格化失败的地方采用【应用网格设置】来更加细化网格,是否会影响分析结果?
4、对于此结构,最低安全系数是多少?又是多少左右为合适的?1.5左右吗?
网上相关的资料很少,盼望懂得人指教一二,感谢感谢。




作者: yanspalfsbc    时间: 2014-10-18 08:11
建议:
第一点我觉得可行;
至于第二点及第三点本人觉得用混合网格来划分:采用梁单元及壳单元比较好;
至于第四点不太熟悉此行业的规定。
作者: huhongyanghu123    时间: 2014-10-18 08:11
学习一下,坐等高手解答
作者: 蔡J    时间: 2014-10-18 08:13
请问一下,怎么采用梁单元?在哪个步骤里进行设置?我怎么没有找到相关的设置选项啊?我用的2012版的,麻烦你了。
作者: yuanfang520    时间: 2014-10-18 08:16
1,可以加载到板面上,也可以把板去掉,力加载到与板面接触的梁的面上。后者无法考虑板的安全性
2,该案例可以不设定接触面组。因为都是焊接梁。如果是设定接触面组,即是两个接触面有摩擦的效果情况。连接即是焊接,两个接触面不会有摩擦效果。
3.因为接触面都是连接的关系,即网格的节点要一一对应,在尖锐接触的小面处,会出现网格失败的情况。这要通过结构简化处理。
作者: 小宝9398    时间: 2014-10-18 08:18
第一点:固定纵梁底面我觉得不可行,除非你的纵梁是放在地面上的,没有变形,但是如果直接放在地面上,要纵梁干嘛?这个约束一定要看整个框架是如何支撑的,否则讨论约束没有意思。
分析边界的划定非常关键
作者: zhaqingw    时间: 2014-10-18 08:18
2,一般,除非特殊情况,同类网格设定全局结合就好了,软件会自动处理。
但是,如果出现混合网格,一般软件就处理不好,这个时候,为了确保没问题,混合网格之间的结合要手工设定
作者: duska    时间: 2014-10-18 08:18
3.网格划分失败,使用自动过度和细化一般解决不了问题,最好的问题还是手工查找有问题的细小面啊,畸形面啊一类的,手工处理
作者: 123456ff    时间: 2014-10-18 08:19
对于安全系数,看这玩意儿用在那个地方了,估计你这个产品,挠度估计是首先要考虑的,其次才是强度
看有没有行业标准,以标准为主
作者: wsxw    时间: 2014-10-18 08:21
一般的产品,1.5倍足够了
作者: Rockchl    时间: 2014-10-18 08:22
其实,这个结构是厢式货车的底板总成,其中的纵梁(绿色表示)的下底面是和重汽二类底盘的副车架的纵梁上顶面贴合,通过焊接和U型栓相固定的。副车架具体见图,在这种约束情况下,是否可以理解为纵梁没有变形?把纵梁底面设为固定面是否可行?分析边界的划定到厢式货车的底板的纵梁是否可以?


作者: wtblgyxq    时间: 2014-10-18 08:22
关于安全系数,产品所属行业应该有相应标准,可以查询下。
作者: 5685295556852    时间: 2014-10-18 08:23
你最好把重汽二类底盘的副车架也建模出来,然后支撑好再分析
毕竟你这个产品跨度很大,还是重载,底面固定太不合理,不能描述你的车架的弯曲变形
作者: fang6622    时间: 2014-10-18 08:24
全局接触(结合),也就是意味纵梁和横梁溶合为一体了。但是这是不合实际的,因为焊接的有效截面没有纵梁和横梁结合的面大。
作者: mojiewujue123    时间: 2014-10-18 08:24
全局接触(结合),也就是意味纵梁和横梁溶合为一体了。但是这是不合实际的,因为焊接焊缝的有效截面没有纵梁和横梁结合的面大。
作者: jacktom78    时间: 2014-10-18 08:24
分析考虑不到那么细的,否则计算量太大,计算机承受不了
作者: 709867771    时间: 2014-10-18 08:25
请问版主,副车架跟底板加在一起分析,SW能胜任这么复杂的模拟运算吗?
作者: fengkai911    时间: 2014-10-18 08:27
加在一起,有那么复杂吗?
作者: yu12345    时间: 2014-10-18 08:29
我一般是把零件独立出来分析,部件加在一起做的感觉很麻烦,基本没认真做过
作者: 2779039676    时间: 2014-10-18 08:30
这个分析的边界,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作者: 蜕154    时间: 2014-10-18 08:36
这样的好帖子多一些!
作者: yurain    时间: 2017-10-27 11:06
楼主问题解决了吗,我也在做和你这个差不多的重载分析,希望能请教你一下

作者: tangrongqiang    时间: 2017-11-17 10:59
不能直接加载力,要用到远程载荷/质量
作者: aguolaode    时间: 2019-7-2 19:57
顶一下,坐等高手!
作者: 22669988    时间: 2019-7-2 20:27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顶一下。
作者: 宋佳蕊2010    时间: 2019-7-16 10:46
顶一下,坐等高手!
作者: salary123456    时间: 2019-8-30 20:02
很不错,顶一下!
作者: zhx232426529    时间: 2019-8-31 09:07
SW机械工程师网,找到组织了!
作者: 木子鱼001    时间: 2022-1-16 17:17
自己不专业,所以只有看看了
作者: hhh001    时间: 2022-7-10 10:17
SW机械工程师网,找到组织了!




欢迎光临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https://www.swbbs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