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6|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量产的产品被投诉,责任归属问题

[复制链接]

4

主题

48

帖子

23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97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21:0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典图书
如题:
某产品自开发完成投入市场一年左右,陆续生产销售20万件左右,一直无异常,
6月份时候产品里面用的一款螺钉更换了供应商,6-10月份又生产了10万件,随后客户投诉产品异常,
最终分析找到原因,螺钉更换后导致产品安装后会出现干涉(此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很难发现,只有安装后使用才能发现问题);
处理问题很简单,把螺钉更换即可,但是数十万件的产品已经销售,更换成本高昂,且货已发给客户,很多零散订单,接近1千个订单,
再来回退换产品产生的费用比产品成本都高,还不如更换新的产品给客户,这样以来一个小小的螺钉损失几十万,真是日了狗了。。。
好不容易问题也处理了,好了,该划分责任了,要划责任就要先列清楚问题出现的原因:
1、产品设计-试产-量产-投产-销售20万件,均无异常,那颗螺钉呢,图纸要求时国标螺钉,但供应一直供货不符合螺钉,而刚好使用也没问题;
2、6月份螺钉更换供应商后,自然按图纸要求供货,各部门均未发现,技术部也不知情,当然生产车间发现了,但是他们不懂,以为都一样,也没管;
3、更换螺钉供应商后到收到投诉,已生产10万件并发往全国各地(由于产品应用工期原因,一般从订货到产品应用要三个月左右);
最后异常责任全部归属研发部,研发部固然有责任,但把责任全部划归研发部个人认为是不合理的,大家说说这样划责任研发部相关人员冤不冤,更何况设计人员已经离职???
个人认为相关部门存在责任如下:
研发部责任:产品设计不合理,按图纸做螺钉会存在干涉;
品质部责任:试产、量产阶段,螺钉一直不符合图纸,但车间在正常使用,未通知研发部门;
生产部责任:螺钉更换后,组装时螺钉由明显差异,未汇报上级确认;
采购部责任:更换供应商后,未通知相关部门验证产品可行性后再进行切换;
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教程|习题|模型|技巧 点赞点赞 拍砖拍砖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提示: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单击这里下载!否则,可能无法下载附件文件!(支持大多数版本的谷歌浏览器,支持360和QQ浏览器的极速模式,即谷歌内核模式,使用IE和Edge浏览器,浏览个别网页以及下载文件时,会误报“***不安全”,此时需要单击“继续访问此不安全站点(不推荐)”才可以继续下载,另外,本网站不含任何不安全的文件,已联系微软公司解决,纯属IE和Edge浏览器误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8

帖子

18

金币

混混

Rank: 1

积分
56
QQ
沙发
发表于 2018-10-9 07:50:52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上是可以这样划分责任的。但是,如果企业有质量管理体系的话,那就按照体系要求确定责任,这个是由详细的划分和流程的。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提示: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单击这里下载!否则,可能无法下载附件文件!(支持大多数版本的谷歌浏览器,支持360和QQ浏览器的极速模式,即谷歌内核模式,使用IE和Edge浏览器,浏览个别网页以及下载文件时,会误报“***不安全”,此时需要单击“继续访问此不安全站点(不推荐)”才可以继续下载,另外,本网站不含任何不安全的文件,已联系微软公司解决,纯属IE和Edge浏览器误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2

帖子

20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67
QQ
板凳
发表于 2018-10-12 18:58:54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图书
沙发!发表下意见
既然产品已经量产,品质部门应该承担最大的责任,为什么呢,无论前期螺钉不符合标准还是后期螺钉符合标准,品质部门作为质检部门都没有发现,产品好坏有无问题,是要品质依据图纸进行检测的,而不是到客户手上由客户反馈问题的,品质部门的存在要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产品流出市场,而不是接受市场反馈在检测问题!另外技术部门也有责任,产品设计时没有模拟清楚按标准选用的螺钉是否存在干涉,当然产品设计不是不允许犯错误,所以产品量产前都要进行试产,所以本应在试产时发现并解决的问题,却因为品质部门的不作为,而将隐患留到产品量产,最终完成严重损失!个人拙见!!!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0

帖子

45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30
QQ
地板
发表于 2018-10-14 01:29:53 | 只看该作者
质管部门应该承担大部分责任!这明显属于质量管控问题,责任心不到位。如果产品在组装过程中发现了和以前的螺钉不一样,发现了问题,质检应该联系各部门就此问题和技术、采购进行沟通,如何解决问题。质量管理部门不说话,其他部门更觉得自己没有问题。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4

帖子

17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62
QQ
5#
发表于 2018-10-14 11:09:29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设计责任,设计错误,量产为什么过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0

帖子

49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63
QQ
6#
发表于 2018-10-15 09:22:07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SQE,个人感觉主要责任在SQE,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0

帖子

15

金币

混混

Rank: 1

积分
47
QQ
7#
发表于 2018-10-15 12:04:34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1、如果前期采购部门采购不到图纸要求的螺钉,采购前反馈给技术部门,技术部门同意使用代用螺钉,质检按照技术代用的标准检验通过——则此由技术部门负全责。
2、如果前期采购部门采购不到图纸要求的螺钉,并如实反馈给技术部门,而质检部门在技术部门未调整验收标准的情况下,验收通过代用螺钉——则由质检部门50%责任,另外50%技术部门承担。
3、如果前期采购部门采购不到图纸要求的螺钉,采购前没有反馈给技术部门,质检按照原技术标准检验通过——则此责任由技术承担50%责任,其余的采购和质检部门按7:3分摊。
既然是标准件,那么就应该符合标准和合同,怎么会出现两个版本,还不能互换?应追溯供货商不履行合同责任。
这件事从源头上说技术部门都应该负至少50%的责任,明显属于工作失误,其余部门只是承担没有按照流程执行的责任。
生产部门是按图装配,能提出异议,及时反馈是责任心到位,问题太隐性,没有反馈也是正常的,不承担任何责任,毕竟在流程和文件上没有涉及生产部门失职。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9

帖子

43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55
QQ
8#
发表于 2018-10-17 14:23:18 | 只看该作者
责任在研发和质检部门,研发部门必须跟踪产品的试制和生产,质检部门必须根据图纸监督生产,任何部门负起责来,都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2

帖子

29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03
QQ
9#
发表于 2018-10-18 13:54:58 | 只看该作者
研发要承担主要责任。新品试制不跟踪,最后等待其他部分反馈信息和问题,这不是开玩笑吗?对于我跟踪的产品,只要图纸下去,开始生产,基本上我就不在办公室了。加工误差不可控,采购误差不可控,品质误差更不可控,而有些误差却可以利用。另外,生产、采购、品质没那么大胆,出问题了还不反馈,肯定是技术环节漠视出现的问题。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0

帖子

11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83
QQ
10#
发表于 2018-10-18 23:56:31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图书
和7楼意见一样,生产部门按图作业无责任。
主要还是前期量产的时候各部门未按照流程执行才造成后来的投诉。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0

帖子

25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83
QQ
11#
发表于 2018-10-19 19:59:36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只看了标题,内容没细看,标题是“所有的质量问题都是管理问题”,具体怎么管理咱们不懂也不好说。直说另外一个实例,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介绍日本一家做模具的企业,100多人的企业年营业额数亿,模具产品生产制作环节多,要求高,按理说是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但是这家企业几乎很少有质量问题,被丰田列为绿色免检名单。其实,质量问题不是一个简单就能说清楚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都很重要,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责任心问题。但怎么调动所有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这才是一门管理的艺术。
发表不了文章链接,请直接百度——一家47年历史的日本模具企业,居然做到人均产值282万元!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6

帖子

44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36
QQ
12#
发表于 2018-10-19 23:23:47 | 只看该作者
还要什么责任划分???都是设计的错!你不设计成这样不就没事了?设计成螺丝不对就锁不进去,做个防呆不就没事了?全是设计的错!(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钻研三维技术的家园)(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钻研三维技术的家园)(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钻研三维技术的家园)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0

帖子

50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46
QQ
13#
发表于 2018-10-21 02:32:48 | 只看该作者
设计要付主任责任。从你的描述分析,这个螺钉是非常重要的零件,所以这个零件就要严格控制质量。选GB件的话,就要有相关的质量约束,如果没有满意的供应商,那就作为自制件出现。你图纸上没有任何质量提示或约束,无论采购、生产、质量等相关人员,都不会注意这个螺钉的特殊性。拿的钱不多,干的活不少,做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不易啊。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2

帖子

25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92
QQ
14#
发表于 2018-10-21 02:34:59 | 只看该作者
你好牛逼,看都看不明白,就回复人家。(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钻研三维技术的家园)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7

帖子

26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95
QQ
15#
发表于 2018-10-21 05:59:10 | 只看该作者
加入QQ群
参与讨论和学习

SolidWorks技术交流群

或扫描二维码加入

人家这个话没毛病啊,设计负全责,谁给他的通过准许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50

帖子

53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61
QQ
16#
发表于 2018-10-21 09:54:05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学习学习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7

帖子

31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97
QQ
17#
发表于 2018-10-21 10:53:21 | 只看该作者
加入QQ群
参与讨论和学习

SolidWorks技术交流群

或扫描二维码加入

采购好牛逼可以私自换供应商也不通知其他任何部门。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3

帖子

34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23
QQ
18#
发表于 2018-10-21 10:59:56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公司文化问题,研发部待遇普遍高,都是靠真本事进来无关系户,人数不算太多,不修理你们修理谁。绝大多数公司都这样,只要你再傲气一点点,恨不得落井下石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5

帖子

15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77
QQ
19#
发表于 2018-10-21 19:27:05 | 只看该作者
责任在研发和质检部门多些。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2

帖子

40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40
QQ
20#
发表于 2018-10-23 21:50:12 | 只看该作者
1.设计部门的责任是设计错误,不是大批量错误的责任。样机试制干嘛的,没发现问题吗,如果没有新产品试制阶段没有发现问题,那么以后再出问题就不要翻旧账。
2.质管部门和组装车间难辞其咎,出现问题他们是直接的发现,最后一道关口,他们的责任心不强导致了故障发生。
3.绝大部分人应该都认为设计部门要承担最大责任,但是我感觉如果以“生产处合格产品”这个为导向来划分责任才能真正避免问题的发生。那么处理问题就要从后往前推,看看哪一个环节造成了“生产合格产品”的隐患,或者发现隐患没有排除。
4.也许这样车间会感觉很冤,但是这样会更能保证产品质量。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SOLIDWORKS 2023 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5-30 02:03 , Processed in 0.313628 second(s), 22 queries , Memcache On.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 鲁ICP备14025122号-2 ) 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90335号

声明:本网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立场无关。
如涉版权,可发邮件: admin@swbbsc.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