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imeout20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实体 VS. 装配体

[复制链接]

4

主题

223

帖子

15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8
QQ
21#
发表于 2010-10-17 12:07:59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图书
感谢各位的踊跃回帖,欢迎提出不同的观点。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提示: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单击这里下载!否则,可能无法下载附件文件!(支持大多数版本的谷歌浏览器,支持360和QQ浏览器的极速模式,即谷歌内核模式,使用IE和Edge浏览器,浏览个别网页以及下载文件时,会误报“***不安全”,此时需要单击“继续访问此不安全站点(不推荐)”才可以继续下载,另外,本网站不含任何不安全的文件,已联系微软公司解决,纯属IE和Edge浏览器误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39

帖子

28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86
QQ
22#
发表于 2010-10-17 12:08:56 | 只看该作者
遵循的常规是一个零件(多实体与否)应代表的一个零件号,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消费类产品就不需要装配体了?多实体可以认为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的设计结果。
对于钣金和焊接零件,多实体还是装配体?要完全看你设计的方便性!方便建模吗?方便出图吗?方便材料明细表或切割清单表吗?
根据自己的设计情况,通盘考虑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提示: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单击这里下载!否则,可能无法下载附件文件!(支持大多数版本的谷歌浏览器,支持360和QQ浏览器的极速模式,即谷歌内核模式,使用IE和Edge浏览器,浏览个别网页以及下载文件时,会误报“***不安全”,此时需要单击“继续访问此不安全站点(不推荐)”才可以继续下载,另外,本网站不含任何不安全的文件,已联系微软公司解决,纯属IE和Edge浏览器误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11

帖子

16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43
QQ
23#
发表于 2010-10-17 12:10:09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图书
装配,主要用于体结构之间存在容差与间隙控制,尺寸关联控制,运动约束, BOM(物料清单),协同设计背景下的公司产品管理这几种情况下。
1. 形位公差和容差分配一般都是发生在零件间才有意义,所以一般牵涉到互相关联的公差,都要分开来做。
2. 对于控制零件外形的分型线用装配,这样便于Top down尺寸驱动,比如手机的上下两部分壳子,需要同样的轮廓分型线。
3. 有任何刚体运动的关系的,都应该在装配中做。这样的好处一是符合现实场景,第二便于后期的干涉检测,运动仿真,力学分析,直到加工。
4. 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PDM系统,主流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对于标准件是一定要单独做零件的。另外,考虑到流程控制,配件采购与管理,BOM, MES,进库,尤其是协同设计等等,肯定是要求多用装配的。但是个人设计者由于不参与到协同设计,所以很多时候很随意。
简单说,尽量少用多实体,多用装配,小家电塑料制品倒无所谓。但是对于汽车零件,比如车门,后期牵涉到运动分析,process simulate,还有虚拟装配,成型加工等等流程,用多实体后续工作很难开展。如果你导出几何,就会失去尺寸关联和约束控制。
多实体,在建模过程中,没有关系。最后的产品设计中一旦出现,就要立刻检查下,是不是自己的设计有问题。理论上来说,除了装饰品和塑料制品,比如汽车的内饰,那些后排皮沙发,以及一些非刚性物体,有时候做成片体来近似,一般不应该出现。特殊的是一些焊接或者紧固件,有些时候可能要求会有变化,但是大部分也是只要求标示出焊接点和紧固点即可,尽量不要多实体。
要求加分,好久没有挣到分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25

帖子

22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4
QQ
24#
发表于 2010-10-17 12:10:21 | 只看该作者
占个位置来听课。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9

帖子

24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0
QQ
25#
发表于 2010-10-17 12:10:38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听课。      。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31

帖子

20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1
QQ
26#
发表于 2010-10-17 12:12:05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对于UG,你说的是对的。但是的提醒一下,UG 和SW在这方面绝不雷同。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37

帖子

30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86
QQ
27#
发表于 2010-10-17 12:13:22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多实体是个过程,这话不错。即便你最终的结果是基于装配体工程图,但是以多实体零件开始设计也并无不可。当然,也许会因为实际的情况而有差异。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39

帖子

32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89
QQ
28#
发表于 2010-10-17 12:14:13 | 只看该作者
SW不要PDM管理? 不要仿真不要分析不要加工?机械设计就是机械设计,这点上每个软件装配标准基本是一致的,CATIA, UG, P/E, IDEAS, SW, SE概莫能外,因为PDM的理念是一致的。更因为现实世界零件的制造技术不依赖于软件,只依赖于加工技术和工艺。同时也依赖于协同设计过程中软件都是人操控的,你不能指望甲做完上一个特征等乙做下一个,丙做下下一个,然后甲再接着做。肯定至少每人一个零件,尽量少在拓扑级别上互相牵拌干涉。总之要从协同设计,现实场景,后续工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这就上升到产品设计理念高度了,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16

帖子

41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9
QQ
29#
发表于 2010-10-17 12:14:25 | 只看该作者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加分不加分啊?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17

帖子

22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0
QQ
30#
发表于 2010-10-17 12:14:36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图书
如果SW的多实体转换为装配体就丧失了关联性,我就不会在这里误人子弟的讨论多实体了。如何保持关联,本帖前面应该已经提到。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44

帖子

26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4
QQ
31#
发表于 2010-10-17 12:14:55 | 只看该作者
实体间的尺寸约束能够保证?比如三维尺寸。视图能够保证?实体间的草图约束能够转化为装配约束(想象一下画5同心圆然后拉伸)?求解器的限制导致很多约束会丢掉。当然你可以慢慢补回来,过程中随便你怎么做,你只要有信心自己不要遗漏什么。这样你的建模变成了 - 造型,然后做产品结构,最后做关联设计。有点怪。
但是请记住,大部分设计都是协同设计。因为如果你工作在PDM环境下,比如CATIA DMU/VPLM, NX/Manager模式下,创建新的Item或者更改PSE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轻松,一个什么命令来搞定,到时候恐怕你要去问你的数据库管理员去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很重要。不过你要是只设计加湿器之类的塑料小玩意我也就不说了,因为那都是一个人的活。浪费了SW。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31

帖子

26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85
QQ
32#
发表于 2010-10-17 12:15:28 | 只看该作者
我正是看上了SW的多实体功能的方便性,从今年开始转用SW,原来用了6年PROE,确实感到SW的设计很灵活易用,一个文件里全部做出来,很方便,只是做到后面步骤多时,速度有点慢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21

帖子

28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0
QQ
33#
发表于 2010-10-17 12:15:39 | 只看该作者
你可以想想看,如果无可取之处,SW凭什么能在MCAD领域取得成功。只不过,SW们不愿意用花哨的名称去搞宣传罢了。
无论你对UG有多精通,如果你不是很了解SW,我们的讨论多少会有点想当然的色彩吧。。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36

帖子

29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6
QQ
34#
发表于 2010-10-17 12:16:01 | 只看该作者
估计大家设计中根本不用PDM系统,但是现在大企业都要求用PDM系统的。甚至设计软件都是从PDM中启动的,因为设计之前你要先登陆PDM系统,所有的协同流程都通过PDM来管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24

帖子

33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82
QQ
35#
发表于 2010-10-17 12:16:08 | 只看该作者
加入QQ群
参与讨论和学习

SolidWorks技术交流群

或扫描二维码加入

算了,我服气你了,囿于软件,请去看PLM1.0的白皮书。跟你说这是个理念问题。当然了你说你画两个圆柱体,这个时候有两个体,然后你桥接,怎么鼓捣之后最后的产品基本上还是一个刚体,那就属于我们说得可以某阶段为了建模方便做多实体。
但是你说得做完了造型再分装配,绝对不是正路子。再说一遍,先去看PLM 1.0白皮书,顺便你可以看看DS最新的PLM 2.0白皮书。
关键字: 协同设计!难道一个汽车你想你一个人全做出来?难道你的SW永远不想进入高级点的市场?!估计一个产品级的摩托车,一个发动机你一个人做出来试试看,哥们,这不是佐罗的时代了。在PDM框架下,部件级的PSE改动都很严格的。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21

帖子

12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43
QQ
36#
发表于 2010-10-17 12:17:45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WINDCHILL+pro/e
某国产PDM+ug
我都用过,不过是设计+上传+下载吧,当然,因职位不同会有差异了,PDM涉及的领域要广一些,上到总经理,下到车间物料员都要涉及,不过和本帖的主旨有些出入。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32

帖子

28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0
QQ
37#
发表于 2010-10-17 12:19:47 | 只看该作者
加入QQ群
参与讨论和学习

SolidWorks技术交流群

或扫描二维码加入

都太深奧了,強大啊!看來人類不久將來就會移民火星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17

帖子

29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4
QQ
38#
发表于 2010-10-17 12:19:59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你难道是本地做完然后导入,需要的时候再导出?那你的PDM就是一个服务器,除了文件版本管理什么都没有,怎么实施的?还不如找个服务器NAS上每天做一个备份,不是更便宜方便高效?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46

帖子

41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02
39#
发表于 2010-10-17 12:20:26 | 只看该作者
在PLM 2.0的时代,由于用户和消费者能够在产品设计阶段通过可能类似于社区论坛的交流形式参与到产品设计中,你提供给消费者一堆混乱的轻量化片体,这就是你的产品?设计更加注重过程的质量,以及用户的体验反馈,用户可能只在乎你的某个关键部件,这个时候更需要注意设计方式了。
与时俱进,目光放长远点。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12

帖子

18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2
QQ
40#
发表于 2010-10-17 12:21:44 | 只看该作者
斑竹来加分,我们的讨论已经大大有利于启迪本版设计思想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SOLIDWORKS 2023 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8-11 06:11 , Processed in 0.557732 second(s), 21 queries , Memcache On.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 鲁ICP备14025122号-2 ) 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90335号

声明:本网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立场无关。
如涉版权,可发邮件: admin@swbbsc.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