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310100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个吸嘴同时吸附纸张,真空源是用真空泵还是真空发生器?

[复制链接]

3

主题

39

帖子

17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80
QQ
21#
发表于 2020-3-29 07:51:42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图书
我们做过,叶片式无油真空泵,配合蓄压筒,这样真空泵不用一直工作。吸头多了,可以考虑多配几个泵和蓄压筒。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提示: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单击这里下载!否则,可能无法下载附件文件!(支持大多数版本的谷歌浏览器,支持360和QQ浏览器的极速模式,即谷歌内核模式,使用IE和Edge浏览器,浏览个别网页以及下载文件时,会误报“***不安全”,此时需要单击“继续访问此不安全站点(不推荐)”才可以继续下载,另外,本网站不含任何不安全的文件,已联系微软公司解决,纯属IE和Edge浏览器误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9

帖子

46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51
QQ
22#
发表于 2020-3-30 13:34:23 | 只看该作者
你们选型的时候就没有大概计算一下???工件多重、需要多大的吸力、选用什么材质/类型的吸盘、流量需要多大?然后再决定选择是用真空发生器还是真空泵?设计不应该有依据么?如果能排除前期设计计算没错,就应该分析现场状况,客户工件等因素,再反推选型计算。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提示: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单击这里下载!否则,可能无法下载附件文件!(支持大多数版本的谷歌浏览器,支持360和QQ浏览器的极速模式,即谷歌内核模式,使用IE和Edge浏览器,浏览个别网页以及下载文件时,会误报“***不安全”,此时需要单击“继续访问此不安全站点(不推荐)”才可以继续下载,另外,本网站不含任何不安全的文件,已联系微软公司解决,纯属IE和Edge浏览器误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6

帖子

11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62
QQ
23#
发表于 2020-3-30 23:16:11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图书
真空度需要考虑泄漏量,增大安全系数,真空发生器产生的真空度一般比较小,上面接的吸盘数量也不能过多;要保证真空度稳定还是用真空泵合适。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3

帖子

49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44
QQ
24#
发表于 2020-3-31 14:11:55 | 只看该作者
1.首先要保证总气源足够2.在关键工位可以增加储气罐3.为了可靠抓取物体(避免漏气而掉落),可以考虑:SMC的真空辅助阀(即使没有工件,也可抑制真空压力的降低)或海绵吸盘。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1

帖子

24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98
QQ
25#
发表于 2020-4-1 02:33:58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1.是否影响其他气动元件工作需要计算流量,但是一般推荐真空原件走单独的气路。
2.并联多个吸盘确实存在某一个吸附不牢影响其他吸盘的情况,建议增加真空发生器数量,我做过吸附泡沫盒的产品,四个吸盘配四个真空发生器。
3.sf-1224提到的真空辅助元件只看过样本,但是没有实际的使用经验,如果可以分享一下实际使用效果如何就太感谢了。
4.关于吸盘的选择,选用合适的吸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当地的SMC代理如果提供上门演示服务的话,可以让他们带一整套吸盘过去,试一下哪个最合适。
以上。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0

帖子

25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72
QQ
26#
发表于 2020-4-3 06:16:07 | 只看该作者
1)这家伙550瓦(500块左右?)就够二十个20直径的吸盘在很短时间范围内拎起来纸张纸板。


2)真空开关(阀门),要尽量靠近吸盘;真空开关之前的管路,尽量加粗。
3)开真空闸门的时机和吸盘接触纸张的时机之间的时间差,要认真调试。
4)上面的做到位了,你就应该能看见,其实上下料的时间完全可以岔开。又不是一秒两秒的时间差,只是几分之一秒而已。
5)一样直径、一样尺寸的吸盘,软硬度不一样。。。主动去打奔儿纸张的热情不一样。
6)。。。。。。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1

帖子

27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91
QQ
27#
发表于 2020-4-4 12:05:24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学习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8

帖子

13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69
QQ
28#
发表于 2020-4-7 13:22:52 | 只看该作者
n年没用QQ了、、、
这个泵,是极其普通的交流电机带动的,不允许频繁启停。
而这个泵,使用时,不管启停那档事儿,只管一个劲儿地吸气。
换句话说:嫌他吵?可以踹到门外去,只要把真空用管路(跟吸气口公称直径一样的)拉进来就行。
如果需要放在设备附近,出气口装上消声器,也能减少不少噪音。还不够安静?通风口用无纺布遮挡的专用铁皮柜里关着,还有人敢说吵,那人有点神经。
那,真空的开关怎么办?
两套各10个吸盘,只需要两个阀门。但,必须是能痛痛快快关闭痛痛快快开启的阀门。
这么多的吸盘同时启停,我都是自己造的阀门。很便宜实用。
关键是:
1)阀门儿喉咙的流量得足够;(那老些吸盘还没接近纸张时,会吸进去很多空气的)---------------至关重要!
2)泵到阀门儿的管路内径,最好跟泵的吸气口直径一样;(泵到阀门儿之间的负压值能得到保证)
3)阀门儿到吸盘的距离越短越好。不知你这10个一组的吸盘,相互间距是多少。。。反正,你别让两三个吸盘可劲儿地吸吮,死老远处的家伙没劲儿嘬。尽量让每个吸盘到真空阀门而的距离相近就了了。
春节前,我还有个设备单元用12个20mm吸盘,同时还用漏气一塌糊涂的真空输送皮带线段3个。550瓦,足够用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5

帖子

24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12
QQ
29#
发表于 2020-4-11 18:02:30 | 只看该作者
试试看鼓风机+先导式电磁阀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9

帖子

55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64
QQ
30#
发表于 2020-4-12 14:29:45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图书
楼主可以考虑一下在吸盘处加装真空止回阀,这样就可以避免个别吸盘没吸上,导致漏真空的情况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2

帖子

34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13
QQ
31#
发表于 2020-4-13 12:35:48 | 只看该作者
只有100x60的纸张,不需要多大的劲儿去吸。我,12个吸盘,5个吸盘下面没纸张,剩下的7个,照样吸得很稳。
纸张吸附用真空,没考虑过泄露带来的影响。
如果还真没有全吸上来,那八九不离十,不是真空度的问题,而是吸盘在纸张上的吸附位置问题,而是吸附之前吹松和剥离纸张之间的亲和力(静电、油墨等)这事儿有问题。
纸张的分料,看似简单,网上也有一大把说道。
但,不同长宽比、不同厚度、不同挺度等,玩儿法大同小异,而就那么点“小异”,如果不是十几几十年跟纸张相关的设备打交道的,只能多试机调试。
我玩儿纸张十来年了,从没担心因为机械设计问题导致吸不到纸张。顶多换一个再高一个单位功率的鼓风机。
玩儿纸张,我只担心吸上来的不是一张。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

帖子

17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69
QQ
32#
发表于 2020-4-13 14:45:19 | 只看该作者
你这个阀门是怎么做的?
--别笑话这玩意儿够土的。。。能用就行!(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钻研三维技术的家园)


“那请教一个问题,我吸嘴并不是10一个为一组,而是2个一组,总共有5组,分别用在不同的工位,那是不是说就需要5个阀门控制他的通断?
--1)多个工位同一个动力源需要多少个阀,就看动作顺序或周期内时间比,还有相对距离了。
上图的阀门呢,好多个工作点一起干活时统一开关用的。
--2)如果,每个工作点的吸盘就加一个气动阀门,淘宝价,每件60块前后,还不知道好不好用。。。我这里,就丢弃着三个。。。
“还有就是全部吸牢靠的情况下,这个鼓风机是不是相当于进气口堵住了?会烧掉吗?”


再贴出这个图片。。。自己看看,哪个部位是干啥的。。。抽真空用的进气口全堵住,又没堵住网格栅罩,又没抱捂电机散热片。。。。。。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

帖子

8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56
QQ
33#
发表于 2020-4-14 16:26:31 | 只看该作者
09年注册到现在,我还真的不记得在这里求助过问题。。。我是07年年底才开始正式把典型文科出身的自己扔进这个又苦又累又好玩儿的机械设计圈子里的。
不问不求助,怎么弄?
比如,楼主这种求助课题,又不是花几千块钱,也就是不到五百块钱买实际东西亲手测试。。。
都三天了。。。快递早该到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4

帖子

34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96
QQ
34#
发表于 2020-4-15 07:09:05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最大吸压是啥意思?这是原厂贴出来的。。。
只是,好几天才吸一吸啊的参数???
你问的是谁啊?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8

帖子

21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78
QQ
35#
发表于 2020-4-15 17:28:12 | 只看该作者
加入QQ群
参与讨论和学习

SolidWorks技术交流群

或扫描二维码加入

楼主应该自己先理清工序、并且,共用一个动力源的多工位,在设计时就应该不择手段地错开“伸手要”的时间点。几十个毫秒的错开,却别就已经很大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2

帖子

15

金币

混混

Rank: 1

积分
46
QQ
36#
发表于 2020-4-16 06:47:20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size=13.3333px]大侠已经说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我也来凑凑热闹。
按照楼主的描述,猜想可能是印刷行业印后设备的配页机。按照这个猜想,说一下个人的见解:
印刷行业,进口品牌的一些机型(印刷机、配页机等)有采用真空发生器替代电泵,或者直接使用真空发生器控制系统。比如Roland:
配页机每个模块均使用一个真空发生器:


四色印刷机模组使用集中式真空发生器


印刷机真空系统:


在国内,绝大多数设备厂商采用机械式的电泵或者风机,有时还采用两用泵(吸吹一体),常见的有:
好利旺ORION


贝克Becker:


由于电泵无法频繁启停,配套的还需要高速电磁阀门。加上噪声、震动问题,很多设备配套较长的真空管路,但这样又可能导致电泵功率被迫加大,能耗增加。加上泄露点增多,真空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出于节能的考虑,国外、国内很多有条件的工厂使用真空发生器替代电泵:
印刷机上料端使用发生器组件替代电泵


真空发生器替代Orion电泵


真空发生器替代Becker电泵


正如[size=13.3333px]所说,上纸最大的问题是在于真空不稳定,或者一次抓取多张纸,因此需要考虑好吸盘选型并解决纸张分张的问题。
如果想省钱,那就选用电泵或风机,配合流量较大的真空电磁阀。
如果想节能,那就选用真空发生器,配合齐备的正负压过滤产品。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8

帖子

24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00
QQ
37#
发表于 2020-4-17 09:08:03 | 只看该作者
加入QQ群
参与讨论和学习

SolidWorks技术交流群

或扫描二维码加入

用逆止阀可以防止一个吸嘴漏,却又吸嘴都跟着漏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9

帖子

30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13
QQ
38#
发表于 2020-4-19 02:55:14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做个一个类似的项目,用了20多个吸嘴,厂里面气压只有0.5mpa,好像用了两个真空泵和真空发生器一起使用,才勉强吸住了。觉得还是得想办法减少吸嘴的数量!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1

帖子

16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90
QQ
39#
发表于 2020-4-20 15:02:0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做过,叶片式无油真空泵,配合蓄压筒,这样真空泵不用一直工作。吸头多了,可以考虑多配几个泵和蓄压筒。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2

帖子

26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87
QQ
40#
发表于 2020-4-20 23:02:56 | 只看该作者
你们选型的时候就没有大概计算一下???工件多重、需要多大的吸力、选用什么材质/类型的吸盘、流量需要多大?然后再决定选择是用真空发生器还是真空泵?设计不应该有依据么?如果能排除前期设计计算没错,就应该分析现场状况,客户工件等因素,再反推选型计算。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SOLIDWORKS 2023 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7-9 13:19 , Processed in 0.303724 second(s), 21 queries , Memcache On.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 鲁ICP备14025122号-2 ) 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90335号

声明:本网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立场无关。
如涉版权,可发邮件: admin@swbbsc.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