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90|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图,轴上的隔套还起作用吗?

[复制链接]

5

主题

34

帖子

32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8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21:26: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典图书
一个轴上轴承的布置,上下轴承端盖,轴上弹性挡圈,下两个圆螺母,中间的隔套还起作用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教程|习题|模型|技巧 点赞点赞 拍砖拍砖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提示: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单击这里下载!否则,可能无法下载附件文件!(支持大多数版本的谷歌浏览器,支持360和QQ浏览器的极速模式,即谷歌内核模式,使用IE和Edge浏览器,浏览个别网页以及下载文件时,会误报“***不安全”,此时需要单击“继续访问此不安全站点(不推荐)”才可以继续下载,另外,本网站不含任何不安全的文件,已联系微软公司解决,纯属IE和Edge浏览器误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6

帖子

39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93
QQ
沙发
发表于 2010-5-12 02:15:2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轴 中间有轴肩 我觉得这样的话 那个隔套就没有必要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提示: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单击这里下载!否则,可能无法下载附件文件!(支持大多数版本的谷歌浏览器,支持360和QQ浏览器的极速模式,即谷歌内核模式,使用IE和Edge浏览器,浏览个别网页以及下载文件时,会误报“***不安全”,此时需要单击“继续访问此不安全站点(不推荐)”才可以继续下载,另外,本网站不含任何不安全的文件,已联系微软公司解决,纯属IE和Edge浏览器误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1

帖子

42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20
QQ
板凳
发表于 2010-5-12 08:04:10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图书
起压进轴承外圈的作用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0

帖子

35

金币

混混

Rank: 1

积分
104
QQ
地板
发表于 2010-5-12 10:50:02 | 只看该作者
要是没有轴肩有用,固定轴承啊,个人认为。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

帖子

62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28
QQ
5#
发表于 2010-5-12 18:13:21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起作用的,调节轴承的预紧力!如果你将隔套拿去,上下的轴承端盖可以向里收紧的程度无法控制(可能预紧太大),加上套圈后端盖收紧到一定程度两轴承外圈都与隔套接触后就基本无法再加大预紧力了,一般根据需要消除游隙就好了!
    根据轴承游隙调整套圈的长度,在车间都是测好轴承游隙后再去磨套圈的。有可能的话楼主也可以去车间向师傅们请教!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1

帖子

39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13
QQ
6#
发表于 2010-5-13 05:05:24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轴承是不是有点过定位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1

帖子

21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77
QQ
7#
发表于 2010-5-13 16:00:31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起作用的,调节轴承的预紧力!如果你将隔套拿去,上下的轴承端盖可以向里收紧的程度无法控制(可能预紧太大),加上套圈后端盖收紧到一定程度两轴承外圈都与隔套接触后就基本无法再加大预紧力了,一般根据需要消除游隙就好了!根据轴承游隙调整套圈的长度,在车间都是测好轴承游隙后再去磨套圈的。有可能的话楼主也可以去车间向师傅们请教!”  说得很对,所以光从书本的简单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往往都是不够的,新手们应多从实践中、多向工人师傅请教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9

帖子

60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29
QQ
8#
发表于 2010-5-13 20:05:36 | 只看该作者
轴中间是有轴间的,单位里有的人加,有的人不加,好像每个人的习惯和想法都不一样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1

帖子

46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37
QQ
9#
发表于 2010-5-14 10:53:5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主要用于装配不熟练,或则加工精度等级不够时用于保护轴承用的,主要是怕压盖尺寸太长强行压轴承使轴承遭到破坏,通常情况下不做类似的处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

帖子

27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90
QQ
10#
发表于 2010-5-14 13:42:27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图书
图示轴承组合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尽合理,但因不明相关结构的具体受力和工况条件,不便加以评价。
单从图示看,若其中的轴在轴向已经定位的话,图示的中间隔套就有些不合适了。
因为,工艺上很难保证外环之间隔套的轴向位置与内环之间轴肩的轴向位置的合理性。其结果必然是,或者是外环之间的隔套不吃力,或者是内环之间的轴肩不吃力。所以,从结构工艺的角度来考虑,不设中间隔套是合理的。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7

帖子

23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85
QQ
11#
发表于 2010-5-14 20:17:37 | 只看该作者
上下两轴承外圈间的隔套是应当要的,如果没有隔套,上下轴承盖压紧后,这个压力就通过滚珠压到内圈的滚道上,使轴承受此力是额外负担,因此隔套一定要。二轴承之间有轴肩,轴承内圈外面的弹性挡圈和圆螺母可以不要,要也是多余的。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4

帖子

60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44
QQ
12#
发表于 2010-5-15 12:43:09 | 只看该作者
你的这个结构真是奇怪的
第一:那个轴肩和隔套的长度可以是一致的,但是公差呢?公差不一导致某个面失去了作用了。
第二:你的那个圆螺母是如何拧上去的啊?圆螺母的厚度刚好是与轴承的外圈一样的?
第三:你的轴承如何装配?两边套?如何抵消封闭链的公差?
-------------
结论:
这个是个想象的结构,没有工艺,没有装配
第二:去掉中间的轴上的轴肩
第三:去掉隔套,加为整体的结构
第四:去掉圆螺母和卡簧。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3

帖子

37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05
QQ
13#
发表于 2010-5-15 16:46:02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个示意图,不过确实不合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6

帖子

43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25
QQ
14#
发表于 2010-5-15 21:36:1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11楼、12楼的意见。要考虑隔套的长度大于轴肩的长度,要不然隔套不起作用;弹性挡圈绝对可以不用;如果能够两面安装,且还想控制轴向蹿动,可以考虑安装圆螺母,否则圆螺母也可以去掉,通过轴肩长度和轴套长度控制轴的轴向蹿动。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5

帖子

37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23
QQ
15#
发表于 2010-5-16 05:45:00 | 只看该作者
加入QQ群
参与讨论和学习

SolidWorks技术交流群

或扫描二维码加入

如图所示可以不用。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

帖子

30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96
QQ
16#
发表于 2010-5-17 12:27:50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这种说法不正确,这种结构是轴承使用是最准确最好的方法,这种结构能够保证高的回转精度和长寿命,一般来说在使用精度和寿命等要求不高的地方可以简化设计省略隔套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8

帖子

75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28
QQ
17#
发表于 2010-5-17 12:38:20 | 只看该作者
加入QQ群
参与讨论和学习

SolidWorks技术交流群

或扫描二维码加入

这位仁兄,我觉得你应当去看看机床主轴类的结构,这种结构在机床设备上最为常用,顺便告诉你,中间的那个隔套要单件配加工的,在机床维修时可以不更换轴承只换那个隔套来调节轴承间隙来保证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和轴向精度。
      顺便和各位提一下,这种结构主要应用于各种机床传动动轴结构,在设计精度要求高的地方还是需要这样来处理轴承结构的,在要求不高的地方,和大家交个底吧,呵呵,我也很少加那个隔套,原因是太麻烦,装配时要反复拆装配加工那个隔套,没有隔套只要装上就OK了,但是这样的结构寿命和精度都会降低,如果是高精度、高转速的地方,估计只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就需要更换轴承了,在有高精度、长寿命、高转速等要求的地方,建议各位最好加个隔套。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6

帖子

44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16
QQ
18#
发表于 2010-5-17 13:23:24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案例图书
总结以上各位大侠说的
也就是高精度的时候要加套,而且套的精度要很高了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2

帖子

147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1
QQ
19#
发表于 2010-5-17 18:16:3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是这么个理!我在车间实习的时候经常帮师父去磨这类套圈,类似的结构在机床上比较常见!一些不重要的地方(低速、受力小),都是师父靠感觉大概估计一下套圈要磨掉多少(磨多了就和没套圈一样),不知道楼主的图是什么状况。
     但是装配机床主轴时都是测量好间隙以后一个一个记下数值再去磨的(可以磨到恰到好处),套圈两端面的平行度要求也较高!测量装置如图: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3

帖子

28

金币

天使

Rank: 2Rank: 2

积分
103
QQ
20#
发表于 2010-5-18 06:04:41 | 只看该作者
各套不起作用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SOLIDWORKS 2023 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5-24 10:45 , Processed in 0.195791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 On.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 鲁ICP备14025122号-2 ) 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90335号

声明:本网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立场无关。
如涉版权,可发邮件: admin@swbbsc.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