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是工序的图纸表示方式 齿轴类很多 第二种是实际的常用的 |
跳动有时可以包含同轴度,但二者含意不同,检测方法有时也不同。有些场合用同轴度标注更为直观、更为贴切、更方便检测,如轴上的二安装轴承的位置。所以在有些图上标注既有同轴度同时也有位置度。![]() |
跳动不是包含同轴度吗? |
受教了,作为学生党,觉得各位说的都好有道理啊~ |
1.图纸标注太简单,检测项不止这几项。 2.A的表示方法国内不常见,B的一直在使用。 |
这个解答是最好的 从做工艺加工的角度讲我们一直用A方式 即用中心孔为基准 |
应该选B图标注的方法,跳动还是需要的 |
A图偏向于加工、检测;B图才能体现出这个零件的实际装配情况。 我觉得B图比较好! |
下图B中,两端的跳动可以取消了.因为两端的外圆柱面本身就是基准,所谓的跳动,其实应该是圆柱度.属于标注错误.取消左侧跳动,改为圆柱度;取消右侧基准符号,改为同轴度. 上图A,加工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但与装配基准不重合. |
A主要用于工序图标注 B主要用于零件图标注 |
两种表示方法都有,B较为常见。 两种标注表达的意义不同。 A:两顶尖孔做测量基准,使用双顶尖测量; B:两圆柱面做测量基准,使用V型测量;(两顶尖孔仅为加工工艺孔) |
两种表示方法都有,我比较习惯于下面的一种。 |
不论A、B都存在4楼所说的中心孔问题,要用B型中心孔。工件不大不需要C型中心孔。 从加工来说图A好些。因为用前、后顶尖加鸡心夹头在磨床上将主要要求面一次装夹中磨出来,同轴度、跳动量可以保证(当然与中心孔的精度有关)。此外不是轴承装配的导向部分尺寸可以减小几个丝,以利于鸡心夹头夹持、磨削、装配,且返修容易。 而图B只是从装配角度来标注,但是如果中心孔不改变则返修困难,不易保证精度。 |
用B表达较好,图中最好有同轴度要求,全用跳动显得单一,两端用同轴度更符合实际应用。 |
B图比较合理,也方便检验,但是楼主图纸形位公差标法有些单一,看起来有点别扭 |
A图比较理想化。 现实中B图用的比较多。 |
1.A图不应该是A型中心孔,应该为B型/C型中心孔。A型中心孔是不带护锥,不要求保留的中心孔,如果需要热处理和方便吊装,C型中心孔更合适. 2.除了跳动最好增加圆柱度 3.从设计使用角度出发,我会使用B这样用轴承位当基准,用同轴度和圆柱度控制整体形位公差,仅个人观点. |
A的表示方法还真没有看见过,B的一直在使用 |
学的是B,但是A好像检测起来更容易 |
声明:本网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立场无关。
如涉版权,可发邮件:
admin@swbbs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