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公司的图纸都没有这么多人签字的.... |
原来图纸的图框是这么变的。难怪我图纸,有像楼主那么复杂的,有简单的,就像学校里画的一样。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标准不一样。 |
其实实际上图纸并没有很多遵循这个规范,不过正规的公司还是很看重这个的 |
之前在一个国企私有化的企业,图纸还是挺标准的,现在在一个小型私企,技术总工五个人,各有各的标准,乱七八糟的。 |
现在这些选项还在,就是没人签字了,全是一人代签 |
具有标准化生产的厂家还是按照国标出图的! |
国内常用的图框就是楼主所示的“标准图框”,这是制图标准和设计手册上推荐的格式,它沿用前苏联的模式,专业分工比较详细,每个人都只负责一小部分,这在计划经济的大工业时代比较有效,但是在今天大量的小公司时代几乎寸步难行,因为绝大多是公司没有这么齐全的人员配置。 现在中国这样的做法已经很难行得通了,不止是中国,在大部分工业化国家图纸签字都不会搞得这么复杂。我见过一些图纸,绝大多数公司都只有两个签字,一个是设计,一个是检测,有的公司还多一个批准,流程比较长的也只有4个,比如德国人喜欢将设计和制图分开,他们的流程要长一些。 签名代表流程检查点,签名的多少也代表流程的长短,我查看了一些以前工作或者项目中接触到的一些图纸的标题栏,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大多数公司都是力求流程简洁高效。 截图给出一些示例,这些图框中的公司名称和标记都隐了,大部分是汽车行业的公司,诸位看出了也不必说出来。 这是欧洲某汽车公司的图框,这个公司流程略长,签字多一些 ![]() 这是欧洲另一汽车公司的图框 ![]() 这是欧洲某装备设计公司的图框,流程简单 ![]() 这是欧洲某装备设计公司图框,也是力求简单 ![]() 这是美国某汽车公司的图框,流程略长 ![]() 这是美国另一个公司的图框 ![]() 这是美国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设备用图框 ![]() 这是日本某装备公司的图框,简单快捷 ![]() 只有合同要求会审的图纸,才会有多个签字,我曾遇到过客户方要求设计图上需有12专业人员签字,会审的那段时间,客户方真的派出大队人马来审图签字,当然,这些签字只签在总图上。 ![]() 相对来说,汽车主机厂或者整车厂的流程就要长多了,这是国内某汽车公司的图框 ![]() 时代变迁,图纸的签名简化,代表着流程的简化,通常也意味着设对计人员的要求提高了,设计人员除了要负责设计,还得负责与工艺、标准化、采购相关的工作。 谈谈为什么设计和制图不合并为同一个人的问题。 有个笑话,有人说,你都不会画图,你好意思说自己做设计的?不过我确实见到过一些经验丰富的产品设计人员,年纪比较大了,他们画图技能不太出色,但其设计理念、结构布置水平都挺高的,有的设计人员自己不画图,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几根鬼画符一样的线条,再加一些注释,然后找其它制图人员给他表达出来,做出来的产品也不错。接受过正规工程教育的新生代的设计人员基本上都掌握了不错的绘图技巧,除非是忙不过来,一般都要自己画图。 在手工绘图时代,画图是个体力活,费时费力,在工程图纸的产出过程中,设计工作量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制图上了。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应该尽可能发挥他的最大价值,在设计量比较大的单位,通常都会配备一些制图人员,甚至还有配备抄图、描图人员的,将设计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其专注于"设计"。 |
对,现在私企基本都这样 |
觉着这是制度的悲哀 |
基本零件都是台湾做 所以图纸 必须这样,偶尔几个件 给大陆的外协。 |
有些图纸连公差、光洁度都“简化”了,说一两次还改不过来。 |
真是不知道图纸格式还有这些文章,学习了 |
![]() 表示 我们公司图纸拿出去 很多工厂 做出镜像件 还有的表示看不懂 三个“尖尖” 什么意思。 |
现在一个人的效率是15年前的至少2倍以上,那有时间去做校对啊,大公司几个人做一个项目,小公司一个人做几个项目,测绘,设计,出图,打印一个人全搞定。 |
我在私企菩萨少,每个人负责一堆项目,凡是与项目有关的问题都是找一个人,所以图纸上的责任人签名变得毫无意义了 |
第一个公司跟你说的基本一样,我打印了三个月的图纸,那公司有蓝图也有A0 |
现在俺们公司就好几种图纸格式![]() |
说是图纸格式规范问题,实质上就是设计生产流程问题,以前有N个人签字,说明走了N道流程,从产品设计到生产都是有规范的流程的,这样也能减少问题的出现,看似麻烦,实际上是合理的。现在省去了N个人的签字,也就意味着产品从设计到生产 省去了N个流程,流程都省略了,必然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图纸格式不规范啊,只是表面的。。。 |
图纸格式 越来越不规范,还人的态度问题,跟软件的发展没有关系。主要还是很多企业 没有沉淀,追求速成的心态。 搞非标设计的,老板问你图纸啥时候下车间?我告老板,我等校对,审核,工艺(很多企业没有),描图,标准化,签字呢??签完字就下车间。。 |
声明:本网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立场无关。
如涉版权,可发邮件:
admin@swbbs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