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壳体单元网格的产品建模策略(二)

[复制链接]

15

主题

80

帖子

128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86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13:40: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典图书
作者:DS solidworks公司 张俊
四、壳体单元建模建议
壳体模型利用“虚拟结构”,使用设计理想化模型最有效。依据当前的技术现状,利用实体几何体来建立一个好的壳体模型是很难的开端。理想情况下,在设计分析之前就计划建立一个理想化的壳体模型——直接从曲面模型建模开始。
(1)先直接建立曲面模型,通过分析后,可以直接由曲面转换成壳体模型
(2)建立理想化曲面模型要快得多,如果不能第一次取得合适或者最佳的模型,这就很难弥补之前少量的建模时间(多数情况下,实体模型转化为理想壳模型会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处理)。
五、壳体模型建模步骤
下面通过一些钣金件和焊接件的例子来阐述壳体模型的建模思路,以保证模型在真实的状态下进行壳体单元类型的有限元分析。
1.产品草绘稿
在图样上使用绘画软件,标注所有焊接,在焊接区域要求网格化连续性(使用分割线及忽略焊缝影响)。非焊接结合位置网格化时,要保证网格不连续(避免共节点)。
2.模态分析
运行大于7个模态形状的模态分析连续性(见图),以保证模型的正确连接。
3.复杂装配体的设计规划思路
六、从零开始的建模策略
(1)手工素描主要特征,包含所有必须用于施加载荷、添加约束或者远程质量的结构零部件和特征。
(2)忽略螺纹孔和小折弯半径等小特征。
(3)在SolidWorks中建立曲面实体,概念性工作是最快的方式。如果直接利用曲面实体转换成实体模型,则是更周详的考虑。
(4)为接合处定义包含所有焊缝的草图
(5)使用扫描特征替代拉伸,确保面是分离的,也可选择独立的所选轮廓。
(6)针对复杂装配体,以一个装配体文件模式建模,然后使用爆炸视图便于属性定义。
(7)运行大于7个模态形状的模态分析以核对的连续性(如果是大装配体,可以直接在各个零件单独分析验证)。
七、从实体开始的建模策略
(1)在装配体文件中创建一个零件用 于壳体单元建模。
(2)曲面实体使用的特征来自实体驱 动的基础特征。
(3)在关联状态下,反复进行零件编 辑与正常零件编辑间地来回操作,以获 取必需的几何模型
总的来说,不建议直接使用零件外表面或者内表面作为壳体,会使分析工作的效率降低。
八、总结
本文通过讨论使用曲面和实体不同方式产生的壳体单元模型,进行现实中钣金件和焊接件装配体的壳体单元优化建模。按照壳体单元的要求建立模型,避免产生曲面之间的缝隙、重叠、错位等缺陷,统一FEA分析和CAD设计的建模思路,减少模型前处理,提高FEA分析效率和计算结果的精确性。(en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教程|习题|模型|技巧 点赞点赞22411 拍砖拍砖5171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提示: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单击这里下载!否则,可能无法下载附件文件!(支持大多数版本的谷歌浏览器,支持360和QQ浏览器的极速模式,即谷歌内核模式,使用IE和Edge浏览器,浏览个别网页以及下载文件时,会误报“***不安全”,此时需要单击“继续访问此不安全站点(不推荐)”才可以继续下载,另外,本网站不含任何不安全的文件,已联系微软公司解决,纯属IE和Edge浏览器误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3

帖子

85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2
QQ
沙发
发表于 2014-7-15 13:51:01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谢谢分享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提示: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单击这里下载!否则,可能无法下载附件文件!(支持大多数版本的谷歌浏览器,支持360和QQ浏览器的极速模式,即谷歌内核模式,使用IE和Edge浏览器,浏览个别网页以及下载文件时,会误报“***不安全”,此时需要单击“继续访问此不安全站点(不推荐)”才可以继续下载,另外,本网站不含任何不安全的文件,已联系微软公司解决,纯属IE和Edge浏览器误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5

帖子

63

金币

侠客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8
QQ
板凳
发表于 2014-7-15 13:55:45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图书
谢谢楼主分享,谢谢。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SOLIDWORKS 2023 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7-23 21:49 , Processed in 0.171522 second(s), 25 queries , Memcache On.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 ( 鲁ICP备14025122号-2 ) 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90335号

声明:本网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立场无关。
如涉版权,可发邮件: admin@swbbsc.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