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标题:
实验仿真
[打印本页]
作者:
kinghx1
时间:
2020-11-26 17:46
标题:
实验仿真
看到某外企优秀的工程师在做一个机器系统的程序时,他的程序全部仿真,实际有哪些信号,完全可以交互仿真,非常真实,经过仿真运行的程序他直接交给客户,实际设备组装好了以后,当场运行,基本上丝毫不差。
我很震惊他们的仿真,居然如此准确。我以前也接触过很多电气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你让他调个设备,他边调边写代码,不出十行代码必然出问题,反复修改反复调试。或者虽然程序写好了,但没有经过严格仿真,机器组装好以后,程序下载后漏洞百出,只能凭经验,边调试边修改。
上述是电气和软件,我联想到了机械设计。。。。很多工程师你让他设计一个结构和机构,设计出来以后,出图加工组装,等调试的时候也是漏洞百出,不是这里不行就是那里有问题,要么就是实现不了预计功能。
我想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大家设计完了就完了这个原因造成的。不论这个人有多经验丰富,新设计的机构结构设备总会有很多问题,有经验的反复检查凭经验也许能查出点什么,很多时候都是到了设备动起来才发现不行,往往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机械不是电气和软件,设备动起来你说不行,改机构改零件改结构第一修改一次增加费用,第二机加工周期时间都来不及。。。。
其实我觉得电气和软件的修改成本低,时间快,边调边修改完全来得及。。。。然而实际上,我接触到的优秀的他们都是做精准的仿真,把程序先运行无数遍,搭建实验平台,比如视觉软件,他们会做打光实验,做算法模拟,他们没有经验吗?错,越是有经验的往往越不依赖经验,依赖实验依赖仿真依赖模拟。。。。
不知道各位有经验的大侠们做非标机械设计时,有什么好的方法处理你新设计的机构结构和设备吗不要等到设备动起来,那时候晚了
作者:
e_agle
时间:
2020-11-29 18:31
你说的那些所谓机械工程师连理论都没有学好,连抄现成的设备都抄不好的家伙,与仿真有什么关系,是它们设计的东西在理论就是错误的
作者:
xyxuhongtao
时间:
2020-12-1 23:41
这个类比很贴切!
你说的仿真类似于机械设计中的方案设计,方案正确与否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初步方案只占项目成功的20-30,初步方案做完了,很多单位甚至很多领导就让手下员工开始动手设计,这个就是楼主说的“边编程边调试”,不出错才怪呢!初步方案很多地方思考都不成熟,不具有实施的可行性。今天做明天改,甚至设备到了现场,还在修修改改。
初步方案完成后,要把相关专业或者有经验的领导,工程师组织在一起,进行方案论证,不在乎谁的职位和权力大,而在于谁的想法对项目贡献最大。最终确定的方案是否正确决定了项目的成功与否。方案设计当然占的总设计时间比例也比较大。
再说,关于机械设计中的零部件结构设计,在动手画图之前,没有仔细研究或者思考结构,就开始画图的,基本最后都要花大量时间去修改之前的设计。
脑子永远走在动手之前,就不会出现楼主说的类似于“边编程边调试。”
作者:
shencainan
时间:
2020-12-3 17:52
他们这种仿真怎么做的,用的什么软件,有什么硬件限制没
作者:
sh0819
时间:
2020-12-12 17:43
说的是PLC仿真吧
作者:
doglove
时间:
2020-12-14 21:01
PLC仿真就是做个模拟实验,如果你的非标设备的动作很复杂,或者某个动作需要的条件很多的话,很费劲的。导致你增加很多变量的。
其实我们公司也搞过,那些标准机电气设计管理人员也推过这样模式,但一到非标专机上面就不行了,因为有些动作我们设计在前期排布的时候就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一遍生产一遍调试。就像像我们汽车行业用ABB机器,把夹具设备的数模导入RobotStudio,在仿真软件里面把机器人调试焊接的程序做好,生产时程序直接拿出来调用,但实际生产时设计的东西与实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啊!这是前期花时间做的模拟就没太大意义了!
我认为做机械设计不能局限于机构的设计,也需要在行业内各种生产工艺的精通,否则在一个公司里面就只是一个码块的人了!
作者:
tengxiaowei_20
时间:
2020-12-20 20:30
如果有特别牛的仿真软件是最好的了,但是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出人意料的事请,如何规避,才是仿真存在的理由,那么,想要在最终运行的时候不出错,或者是少出错,必须要进行多次的仿真,尽量做到1:1才行,不然,前期的工作就是白做了
作者:
xingjgao
时间:
2020-12-24 01:16
直接原因:薪水不在一个档次
根本原因:水平不在一个次元
核心原因:心态不在一个位面
作者:
zd001920
时间:
2020-12-25 23:07
总结6个字:
钱到位,人到位
作者:
gogo0519
时间:
2020-12-27 16:32
玩了一辈子,还在新手村
作者:
yangzhu
时间:
2020-12-29 16:15
开关量仿真好办,模拟量仿真不好弄,模拟量真实情况太复杂各种干扰。
机械产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工期太紧,人手不够。根本没有仔细计算,综合考虑,查图检图的时间。老板们在人力,工时上省成本,就会在试错,制造上增加成本。这是客观存在的。
作者:
baixiaofeng
时间:
2021-1-1 11:19
想学
作者:
michengliang
时间:
2021-1-3 15:12
你们说的是不是运动仿真,还有有限元分析?
作者:
tyuityui
时间:
2021-1-4 02:22
满级大佬,屠杀新手村
作者:
duantao0243
时间:
2021-1-5 03:04
精辟(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钻研三维技术的家园)
作者:
daiguilin299
时间:
2021-1-5 04:27
其实事实没那么简单,
作者:
zhangxinming
时间:
2021-1-8 03:02
你这不能一棍子打死啊,一二十个件的组合仿真一般没什么问题,要是上百个零件组合机构,谁能说一点问题没有,其实仿真是降低成本的必要阶段
作者:
yunyan0816
时间:
2021-1-9 22:56
优秀
作者:
tonylam
时间:
2021-1-10 08:45
机械设计太难
作者:
kendwen
时间:
2021-1-11 11:36
这个得分开说:如果设计经验欠缺,加工的零件有问题,说明思虑不够,或者经验不足,如果设计老手,缜密形的,但是出问题了,说明是尺寸链比较长,或者精度配合计算欠缺,因为实际产品有公差,理论的没有
作者:
sskzzm
时间:
2021-1-11 14:25
控制系统做仿真是非常有必要的,做过仿真运行的程序在实际投运时才会有条不紊。我前些年做过包含几千个IO点的控制系统,开关量仿真直接做到程序里面,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逻辑错误;自动调节回路涉及的模拟量更要做仿真,在程序内构建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利用它将控制参数整定好,切换到实际工况也就大差不差。
机械仿真应该比电气复杂多了,不知道仿真些什么内容,感觉机构合理性主要还是由设计者水平决定,仿真需要花费非常多时间,划不划算?强度计算不属于仿真吧
作者:
jiudi86
时间:
2021-1-15 07:38
小众软件仿真难,数控机床加工的刀路仿真就跟实际一样,开发的人多了,以后铁销多少片都会仿真出来--------
欢迎光临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https://www.swbbs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