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标题:
销孔2种标注方式及实际中的应用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247145895
时间:
2014-9-18 00:07
标题:
销孔2种标注方式及实际中的应用问题
非配作的销孔图纸应该是这样标注的吧:
保存到相册
圆柱销的公差为6+0.009 ^+0.001,这样标注加工出来只要符合图纸的要求,定位销是可以正常装配的。
但是发现公司的同事都是这样标的:
保存到相册
分析如果实物加工回来两孔孔距为34.02,孔为正好6,而配合的另外一件是按上图加工的,这样的2个零件最大就可能产生0.03mm的孔距误差,单边0.015mm,实际这样好装配吗?(用木锤敲一下),我觉得单边1丝5的误差应该是可以装配的,也就是说这样标注是可以的?
作者:
lhsh518
时间:
2014-9-18 05:35
首先,从设计制图来说第一种标注是正规的是专业的,其次当孔是正好6的时候有最大实体要求位置度可以到0.022,单边0.011这样最大孔距可能有单边0.03,最后位置度要求这样高 加工如何进行?保险的做法我认为:上下两块料和一起加工基准A面,一起加工中心打孔,但是1丝的位置度也是难保证的。你们实际加工过吗?测量合格的吗?
作者:
liran555
时间:
2014-9-19 07:09
第一张图的标注有问题:1. 标注位置度公差基准要有三个(互相垂直,也就是说后面还要加B、C基准);2. 图中A基准没有尺寸联系(Y方向),要加上理论尺寸;3. X方向没有基准和定位尺寸(34只能说两孔之间的距离,左边孔没有定位;孔上也没有标注基准代号);
6mm的孔0.015有点紧。图中标了最大实体状态,如果孔做到6.012时可以把这个0.012公差用来补偿位置误差。
另外图2中34的公差可能大了(孔的公差只有0.012*2=0.024,而中心距公差是0.04,这样在极值情况下肯定不能装配),要进行误差分析、确定能保证装配才行。
仅供参考。
作者:
SKY1118
时间:
2014-9-19 22:59
1 上图中如果是薄板,需要有两个基准,除已标注的A基准外,还需一个与A成90°的面作为B基准,还需标注孔中心到A面距离的理论正确尺寸。如果板较厚,需标互相垂直的三个基准面。
2 下图中还需标出孔中心到上面的距离并标公差,这样才能定位。
3 作为安装孔,公差要求都太高了。
作者:
bao1baobao1bao
时间:
2014-9-21 12:46
学习了,细节才显现真水平
作者:
ing123
时间:
2014-9-22 09:21
非配作的销孔标注严格是必须的,即使这样,如果分开加工,也难以保证顺利装配。
看看
模具
的导柱孔、定位孔,都是装在一起后同时加工,即使位置控制不严,也一样没有问题。
作者:
zsy2006
时间:
2014-9-22 12:30
第一张图纸是有问题的
你的那个位置度其实就是孔的轴线对A面的平行度。
对于孔的间距没有什么约束力
那个理论正确尺寸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效力。
按照尺寸来算
销轴是可以套进去孔的
但是如果考虑形状公差就未必了
如果是两个零部件连接就更有问题了
第二个根本不考虑形状误差
只是考虑尺寸误差
在装配上是行不通的
作者:
huangxy01
时间:
2014-9-23 11:27
图纸标注中的问题说的不错。
位置度的公差0.01太离谱了,精密机床设计中可以说没标过这么高的,一般该数值在标准中不太好推荐,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到,位置度公差值等于孔的轴线至零件有关侧面的距离公差-孔直径的尺寸公差值。举个例子:孔6到下边的距离20,公差0.2,那么位置度的值可以按0.2-0.012=0.188来参考。装配时不仅要求被连接的两个零件上对应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分别对准,而且要求这两个零件上的某些其他要素也应分别对准,那么对孔组和各孔的位置变动量都应规定较严格的位置度公差;装配时仅要求被连接的两个零件上对应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分别对准,而不要求这两个零件上的某些其他要素也分别对准,那么对各孔的位置变动量应规定较严格的位置度公差,而对孔组位置度公差或定位尺寸公差则应规定的较松。仅仅通过提高尺寸精度来达到配合效果是不经济的,这也是位置度的真正意义所在。精度要求高的就可以采用配合制,组合加工。
作者:
bertzhou
时间:
2014-9-23 16:38
我们就是搞精密机床设计的,是用激光来加工微电子器件,XY平台的定位精度是5um,激光光斑直径(相当于刀具)8um,用这样的光束来进行切割,划线。激光头是国外进口的,上面是有销孔定位的,所以我们的安装板销孔是不能配作的。为了保证激光头与XY的垂直度(光束打下来要垂直工件),所以有基准A,侧面的基准是不需要的。你说的0.01精度太高了,如果用在这种精密机床上没有这样要求高的公差行么?
作者:
ccong5233
时间:
2014-9-24 05:48
第一张图那样标对孔距是有约束力的。2-φ6标在位置上面就是约束孔距啊,孔距的理论正确尺寸的公差就是按照位置的公差来要求的
作者:
雪里红2006
时间:
2014-9-24 08:33
精度高不高是另一个概念,关键在于选择的合理性,不是你标高了机床精度就高了,实际检测的结果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可以实际检测一个公布看看。
作者:
mxiewei
时间:
2014-9-24 13:53
实际怎么我没有检测,不过我们用的零件,像2A12的铝台板平面度1丝,平行度1丝5,都是用加工中心加工的,我相信以0.01的位置度,好一点的加工中心是可以保证的
作者:
yeejim
时间:
2014-9-24 20:13
设计人员要考虑实际加工呀,真的不知道你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你这样 你把你们实际加工的零件测量测量 把数据让我学习一下 提醒一下三坐标要用好点的 不然同一种零件联系测量两次误差都超出0.01了
作者:
fred7532
时间:
2014-9-25 19:46
胡扯淡,我们就做加工中心、龙门的,他们的零部件位置度就没标过0.01的,更何况用它来加工的零件呢,要知道位置度0.01的话,零件尺寸精度会更小。公司进口龙门的精度也只能达到平面度0.016/2500长。建议先把形状位置公差的标注好好学学。
作者:
zifeng0423
时间:
2014-9-26 16:41
2500长0.016,500的平面度一丝也是正常的吧?加工出来的孔位置度和机床的各轴间的垂直度以及定位精度有关吧?再说有最大实体要求的0.01,实际位置度是2丝多。我觉得好一点的加工中心应该能做到吧?在下也没去实际检验过,只是在此讨论和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
作者:
wind1937
时间:
2014-9-26 19:26
tangcarlos3d 老师分析的真实详细啊有时间发一些你做过的案例吗,公差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啊。
作者:
ybjybj
时间:
2014-9-26 22:39
谢谢不得夸奖,但是不敢当。
实际上只要平时养成习惯就行了,多检查图纸,出现问题一般是没有很好的检查图纸造成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不足的问题。
1. 结构是否简单可靠,加工成本低;材料选择。热处理及特殊要求是否合理?
2. 如特征的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差不差?公差是否合理,虽说单个零件公差没有问题,但能保证装配吗?现在3维软件有的带有公差分析功能,可以让软件帮助分析。如pro/e就有公差分析功能,包括形位公差。但是只有是草绘中标注的尺寸才有效。手工在图纸中标注尺寸它不认。
3. 粗糙度标注是否需要特殊加工,与尺寸精度相配吗?
.......
仅供参考。
作者:
wzengw
时间:
2014-9-26 23:19
千军一将 发表于 2014-9-18 10:31 4 x* R6 K0 z5 q
第一张图纸是有问题的
1 r3 A' F; c; O0 g/ b你的那个位置度其实就是孔的轴线对A面的平行度。; e/ ~5 D" Z% K' [* K& z9 F( D' C; v
对于孔的间距没有什么约束力
4 O% d6 L* `4 e8 G) o( `4 j" N第一张图那样标对孔距是有约束力的。2-φ6标在位置上面就是约束孔距啊,孔距的理论正确尺寸的公差就是按照位置的公差来要求的
*********
理论正确尺寸是没有公差的
也没法测量
有些公司的图纸
一些工程师就经常标注这个理论正确尺寸
等有安装问题的时候
他们说我的是理论正确尺寸
你则么有误差?!
无法解释
只好说
你回去看看书再说
作者:
jstuxf
时间:
2014-9-27 01:42
理论正确尺寸是没有公差,测量也不是测量理论正确尺寸的误差。而是测量被测要素对理论点的位置度、对称度、倾斜度、轮廓度等要求。
该图右边孔特征的误差是用位置度来考量的,所以要测量的是对理论点的位置度误差。用三坐标测量仪、数字显微镜可以测量,这在南方外企用的很多(当然所谓理论尺寸严格意义将也是相对的,是精度比工件的精度至少要高一个数量级(GRR,10%)的测量仪器)。
测量右边孔对34这个理论尺寸的位置度误差方法是:
1. 先找到左边圆的圆心,工作台右移34mm,
2. 再将X座标清零定位为新的座标原点,
3. 测量右边圆的圆弧上几点(可以大于3点!),从而仪器自动计算出该圆的半径和圆心座标,该坐标到新座标原点的距离就是位置度误差。
仅供参考。
欢迎光临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https://www.swbbs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