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标题: 在SolidWorks中实现自顶向下建模的思路 [打印本页]

作者: 阿果    时间: 2008-1-14 21:11
标题: 在SolidWorks中实现自顶向下建模的思路
在SolidWorks中实现自顶向下建模的思路
近日学习SW,特别关注自顶向下建模思想及其实现方法,总结如下。
在SW中实现自顶向下建模(此处单指整个产品或其子部件装配体建模而言),一般的步骤是先从一个装配体开始,通过布局草图、关联特征等方法建立各零部件。布局草图体现设计意图,控制总体结构,设计修改也容易通过布局草图传递到各个零部件。布局草图可以有多个。关联零件由于存在外部参考,只能用在此装配中,不方便多个部件共用。关联特征和关联零件越多,则管理起来越不容易,在传递设计修改时越可能出错。故应只在体现重要设计意图之处建立关联,例如孔轴配合处的直径。所以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结合使用才能发挥这一方法的效率。这是最常用的(自顶向下)建模步骤。
另一种思路。第一步首先从零件开始,依然是先建立布局草图,然后建立产品的主要结构特征,此零件应是单实体的,而各个结构特征之间是相联结的。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顶层源零件”。第二步,将顶层的源零件分割成需要的几个实体,这时会在特征管理栏生成一些分割特征,零件变成多实体的。第三步,插入特征生成装配体,从此多实体零件生成装配体装配体中各个零件都和顶层源零件相关联。第四步,对第三步生成的各个零件进行局部详细建模。用这种思路,要注意设计修改的传递。在第四步中对各个零件进行局部详细建模时所生成的特征不会影响顶层源零件,只会影响第三步中所生成的装配体。而要使在顶层源零件中进行的设计修改或特征影响装配体中的各个零件,必须退回到第一个分割特征之前进行修改。
上述两种思路,第一种当然是通用的和普适的,是“正”;第二种思路在某些情况下比头一种方法好用,可以看作是“奇”。奇正结合,无往不利。
请各位指正,共同进步!
作者: david163    时间: 2008-1-14 21:16
嗯,看来楼主是有一定进步了
作者: qw1888    时间: 2008-1-14 21:21
布局草图我还没用过呢 [s:14]
作者: lingfeng_cn    时间: 2008-1-14 21:24
诠释的挺好,我也该整理一下思路了!!
作者: 新沐弹冠    时间: 2008-1-14 21:24
我们一般都是整体构思,单个零部件组合
作者: zhangyu810920    时间: 2008-1-14 21:32
soldworks自上而下一定注意参考丢失的状况,不然就会出问题,尤其借用多,几台主机互相借用。原参考文件位置改变等。
作者: jiaweicz    时间: 2017-6-17 08:44
我们一般都是整体构思,单个零部件组合
作者: feixue2017    时间: 2017-7-28 16:35
jiaweicz 发表于 2017-6-17 08:44
我们一般都是整体构思,单个零部件组合
我们通常也是这样的
作者: ailili    时间: 2018-1-30 09:53
很不错,顶一下!
作者: liuhf.py    时间: 2018-6-8 18:31
很不错,顶一下!
作者: longwu    时间: 2018-8-5 14:45
学习了,正在学习自顶向下
作者: 世界那么大    时间: 2018-8-13 09:22
楼主辛苦了!
作者: humall2018    时间: 2018-10-5 08:16
我是新手,看不是很懂,有频举例就好了
作者: salary123456    时间: 2019-11-22 12:00
楼主很专业,写得很好!
作者: yjp-666    时间: 2019-11-28 09:53
先顶后看,升级更快
作者: 360018485    时间: 2019-12-8 12:08
感谢楼主分享,很不错!
作者: zhihuang0522    时间: 2019-12-21 14:58
布局草图感觉在非标设计上不是很适用
作者: luremakeruser    时间: 2019-12-31 16:12
頂一個 ~~努力看懂中
作者: seller    时间: 2020-1-7 11:32
在设计初期非常好用,加快了设计方案的修改及定型
作者: SW画图工    时间: 2021-6-22 14:58
soldworks自上而下一定注意参考丢失的状况,不然就会出问题,尤其借用多,几台主机互相借用。原参考文件位置改变等。




欢迎光临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https://www.swbbs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