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标题:
认识深海
[打印本页]
作者:
单调公主
时间:
2009-9-9 14:33
标题:
认识深海
地球的表面71%被海水覆盖,而海洋的平均水深是3800米,其中超过2000米的深海区占海洋面积的84%。巨厚的海水,使人类认识深海底部非常困难,以至于在人类早就踏上月球的今天,仍然无法在深海洋底留下足迹。但是人类对深海的兴趣,远未减退,这不仅仅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更重要的是深海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里,人类所取得的科技进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然而随发展而来的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又驱使人类在“保护地球”的同时,去寻求新的发展余地、生存空间。海洋,就是有待我们开发的对象。
早期的地质工作者,往往是通过对陆地湖盆观察来想象深海底部的情形:认为深海是地球表面运动的归宿——陆地被剥蚀的产物最终沉积在深海海底,不再移动,因此洋底平坦而沉积巨厚;因为波浪的运动不会影响到深层海水以及缺乏对深海水动力学的认识,因此认为深海水体停滞不动;由于数百米水深已无阳光和氧气,所以没有生命而死气沉沉……所有这些误会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已经一个一个地被消除,在此本文介绍一些对深海的新认识,以飨读者。
保存到相册
海底地形
二十世纪早期以前,海洋测深受到技术的限制,使用的是重锤法测量海深,由于测深点寥若晨星,洋底的确显得平坦而单调。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流星号”考察船在南大西洋首次使用回声测深仪,才使海底地形测量成为可能。运用这种新技术,在南大西洋中部铺设
电缆
时发现了大西洋中脊。同时,在陆架、陆坡的测量中又发现了海底大峡谷。但是直到二次大战,人们仍然相信深海洋底是平坦而缺乏地形起伏的。由于反潜艇的战斗需要,测深技术得迅速发展。六十年代晚期的大洋立体地貌图和深潜考察,进一步改进了对海底地形的了解,对于洋底扩张学说的建立有过重要意义。近年来,海底测深和旁测声纳技术的进展,海底三维计算机制图技术的推进,尤其是运用多波束扫描技术的海底精确制图,已经使海底地形测量进入了高分辨率的新阶段。
从高精度的海深图上看,洋底地形起伏远陆地强烈。海底最深处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达11034m,位于在马里亚纳海沟,1960年瑞士工程师Jacques Piccard和美国海军上尉Don Walsh乘“Trieste”号深潜器下到谷底,创下了人类深潜记录。海底陆坡坡度有时可达35~90海???盖汀Q蟮鬃钕灾?牡匦问枪岽└鞔笱蟆⒆艹
欢迎光临 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网——最大的SolidWorks学习平台 (https://www.swbbs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