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网格质量会影响分析结果,从你图片上来看,你的网格质量需要提高。 只能证明你对力学一窃不通,使用有限元就必然这结果 还有你的理论计算在哪呢,没有理论计算就说不一致,真是张口就来啊 这个是网格问题,变形的那个地方需要单独处理网格; 有限元的使用方法有问题 谢谢各位,
1、应力最大处圆弧半径是1.2mm,局部控制网格尺寸到0.15mm应力值变化不大;
2、按国家规定;10.9级螺栓的保证载荷在1149kN,而这个负载只有772KN.
所以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本身不太懂有限元,但想着用老外的分析软件去校核中国的材料,好像哪儿不太对。老外用英制的,中国用米制的。材料单位一致么?我记忆是有些混乱,不过好像有限元也是分了不少门派的。个人认为有限元分析可能更适用于研究院之类,这样他家的材料具体屈服强度是多少可以自己测定,对于外面民用,以前遇到说是黄铜,怎么称都跟拿标准密度算出来的差很多,不照样用 贴图贴大点。。。。。。。
有限元的设置,载荷,夹具,材质,网格划分都需要。错误的设定会带来错的结果。 只能证明你对力学一窃不通,使用有限元就必然这结果 还有你的理论计算在哪呢,没有理论计算就说不一致,真是张口就来啊 这个是网格问题,变形的那个地方需要单独处理网格; 有限元的使用方法有问题 谢谢各位,
1、应力最大处圆弧半径是1.2mm,局部控制网格尺寸到0.15mm应力值变化不大;
2、按国家规定;10.9级螺栓的保证载荷在1149kN,而这个负载只有772KN.
所以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本身不太懂有限元,但想着用老外的分析软件去校核中国的材料,好像哪儿不太对。老外用英制的,中国用米制的。材料单位一致么?我记忆是有些混乱,不过好像有限元也是分了不少门派的。个人认为有限元分析可能更适用于研究院之类,这样他家的材料具体屈服强度是多少可以自己测定,对于外面民用,以前遇到说是黄铜,怎么称都跟拿标准密度算出来的差很多,不照样用 贴图贴大点。。。。。。。
有限元的设置,载荷,夹具,材质,网格划分都需要。错误的设定会带来错的结果。 前处理和实际工况差一点,后续的结果也会是千差万别啊! 这个东西比较简单,边界条件设置就那么几个啊,所以问题不好理解 只能证明你对力学一窃不通,使用有限元就必然这结果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