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工件尺寸,跨距1800X1200可能较为合理,钢丝绳部分高度(按60°夹角)约1.5米 层主火眼金睛,美了美了! 所以还是说跨距不能偏小。。。 空间条件允许下肯定是越边上越稳定,所以也没什么好争得的,关键点是起吊后在不在重心位置,不在的话你不能水平起吊和下放,这些个才是关键点! 有见解这个讨论出关键问题(除了受力问题空间还有晃动)比如不倒翁重心是越靠地面越稳定那么这个场景应该怎么理解呢固定物在哪里(吊耳?)重心应该靠近吊耳?
瞎说得看你们讨论我一点都不了解 就是担心它翻了嘛?做都做出来了,你可以实际吊起来看看啊,看看你要使多大的劲它才会翻,其次,这东西是可以算出来了
你这经验都不是经验,只是个我以为 不倒翁和工装夹具完全不同的,一般夹具外形比较大,重心是不可能靠近吊耳位置。 呵呵,也是,后续我这边现场做个试验,把吊耳间距量化!再告知坛友! 想了一下搜了一下百度的不倒翁分析虽然吊耳很多但是忽略这个问题把下边切开(太多绳子下边只关注角度)分析上半部分(总支撑)
只能够用部分衡量了至于绝对的不清楚了取两个点吧上下高度不同即可那么怎么衡量呢那个晃动的干扰力矩(外力等等因素如果用启动瞬间的惯性很难理解)怎么衡量就用重力势能衡量由于高度不同绳子当作半径(指的是总支撑那部分)画一个弧出来弦长的垂直高度是相同的(因为要用重力势能衡量)至于水平长度就是力(重力)有效的距离了谁长谁短?越长抗干扰越强(重力会抗击晃动)
这里的力矩我不算有效力而是算力的垂直方向上的有效距离不知道具体是怎么用的
分开来感觉又不对如果考虑绳子可否直接取两点呢(支点与重心)
继续考虑对于力矩来说绳子可以无视吧因为拉力方向就是与绳子一个方向绳子看成一根杠(力臂)平行力矩等于0 辨论可以,争吵就没有必要。 2:5:2原则 可以考虑铰链吊环,一个座加一个环,角度就可调节了。 活到老学到老!
页:
1
[2]